内蒙古超八成墒情利于春耕
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,全区气象部门开展的119个国家级观测站和66个乡(镇)加密观测点土壤墒情普查显示,我区较好墒情超八成。
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,全区气象部门开展的119个国家级观测站和66个乡(镇)加密观测点土壤墒情普查显示,我区较好墒情超八成。
截至目前,全区一类、二类、三类墒情面积分别为47.7万、35.8万、15.5万平方公里,占全区总面积的48.2%、36.2%、15.6%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一类墒面积增加11个百分点,二类墒面积增加3个百分点,三类墒面积减少14个百分点;与历年同期相比,一类墒面
3月12日,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,近日,内蒙古气象部门开展了119个国家级观测站和66个乡(镇)加密观测点土壤墒情普查工作显示,内蒙古较好墒情超八成利于春耕备播。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为科学指导春耕春播,保障粮食生产安全,近日,武威市、县气象部门对全市重点产粮区进行了墒情联合普查。
2月下旬至3月上旬,全市气象部门开展了麦田和秋白地土壤墒情普查,调查结果显示庆阳市各地耕作层土壤墒情较好,对春耕春播和越冬作物返青后生长极为有利。庆阳市气象局建议各地要利用今年春季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条件,应适时开展翻耕秋白地、整地和顶凌覆膜工作。
本次墒情普查采用“人工采样+遥感监测”相结合的双轨模式,通过土钻在34个乡镇的37个监测点钻取土样,每个土样均采集了0-30厘米耕作层的土壤墒情数据。同时,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祁连山东段的积雪覆盖面积以及全市7个水库的水域面积进行了监测。通过实地监测、数据共享和